广东踏信冷链物流自有及长期合作车辆有700余台,其中包括箱式车、超长车、冷藏车等各型车辆。可根据客户产品特点及运输要求提供不同车辆,且所有在踏信合作的车辆均与踏信签有严格的合作合同。
近日,商务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247号建议进行了答复,其中明确阐述了我国在2019-2020年在加强农产品产地设施建设上所采取的措施。2020年,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支持河北等16个省(区、市)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,开展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,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开展农商互联工作,支持湖南等15个省(区、市)在产地就近改造建设具有产后商品化处理功能的产地集配中心、冷库、产地仓等设施。全文如下:
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脱贫地区建设乡镇公益性“双向流通”商品集配中心的建议收悉,现答复如下:
建立畅通、安全、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,对于扩大农业再生产、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、促进脱贫地区农民增收至关重要。近年来,商务部、自然资源部、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积极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。
一、完善顶层设计,优化政策供给2021年,商务部、自然资源部、农业农村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》,部署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,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,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,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,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。将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列为重要任务,明确支持产地建设改造产后商品化处理功能的集配中心、产地仓等。自然资源部会同发展改革委、农业农村部印发《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》,重点围绕“保障”和“规范”两条主线,提出了六方面政策措施,包括引导农村产业在县域范围内统筹布局、拓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途径、大力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、保障设施农业发展用地、优化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流程、强化用地监管等。明确要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,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规模、结构和布局及配套设施,有效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合理用地需求。2015年,原农业部印发了《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纲要》,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。
二、加强农产品产地设施建设,提高商品化处理能力2019-2020年,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开展农商互联工作,支持湖南等15个省(区、市)完善农产品供应链,在产地就近改造建设具有产后商品化处理功能的产地集配中心、冷库、产地仓等设施,提高农产品错峰销售能力。截至目前,项目实施地区农产品产地商品化设施使用率提高30%以上。2021年,商务部会同财政部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,支持10个省(区、市)加强产地流通基础设施建设,配备产后清洗、预冷、分级、包装、冷藏等设备,提高产后初加工处理能力。
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田头市场建设,先后在河北、辽宁等10个省开展田头市场试点示范,规范建设标准,强化分等分级和商品化处理。2020年,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支持河北等16个省(区、市)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脱贫地区,围绕蔬菜、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开展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,支持1.1万个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建设了近2万个产地设施,新增产地贮藏保鲜能力近500万吨。
三、建设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,畅通双向流通渠道自2014年起,商务部会同财政部、原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(以下简称综合示范),重点支持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,助力打通农村物流配送“后一公里”和“初一公里”堵点。截至2020年底,综合示范累计支持1338个县,示范地区建设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2120个,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3.7万个,示范地区快递乡镇覆盖率近,全国农村网商(店)达到1520.5万家,70%的网购商品可在3天内送达村级服务点。2014至2020年,农村网络零售额从1800亿元增长到1.79万亿元,扩大了8.9倍。
下一步,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,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,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,加快补齐产地设施短板,提升产地初加工功能。自然资源部将督促各地抓紧统筹推进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,指导地方制定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实施细则,确保相关政策及时落地、取得实效,为脱贫地区物流设施建设提供保障。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,加快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“先一公里”问题。